【资料图】
@年轻父母
不必过度保护,让孩子快乐成长
无论过了多少年,年轻的妈妈们一定记得,刚刚学会爬行的孩子从床头爬到床尾,又从床尾爬到床头,咯咯笑着,乐此不疲的样子。
从翻身、爬行,再到扶站、独自站立,这是每个孩子都经历过的成长过程。有的年轻妈妈会疑惑:为什么我家的孩子总是喜欢扶着站起来,又笑着松手,往地下倒呢?“这是因为孩子正在经历肌肉发育的敏感期。”延平区世纪托育中心刘老师说,肌肉发育的敏感期分成大肌肉发育的敏感期和小肌肉发育的敏感期。小肌肉发育的敏感期一般是在一岁半到三岁,大肌肉发育主要是指腿部肌肉的发育,儿童在练习站、立、走、跑、跳的过程中,学习控制腿的力量。小肌肉的功能是使动作做得更加准确和精细,或在运动中起到辅助的作用。其实人们很容易体验到小肌肉的高精度动作,比如说手指、脚趾的活动,眼球的转动等。
很多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过于保护孩子,每当刚刚学步的孩子主动独立行走,家长总会惊呼:“宝贝,小心一点!”其实,两岁的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时期,此时应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、空间,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,适当地去扩大孩子的活动范围,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运动潜能,让孩子熟悉更多的肢体动作,和他一起做游戏、做运动,使各种肌肉群得到训练,增进亲子关系。
“如果因为害怕孩子受伤而去限制孩子做一些他们想做的肢体动作,这点是十分不建议的。”刘老师说,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,可能也会因此使孩子产生一些不敢再乱动的心情,长此以往,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也会有所影响。
刘老师建议,在孩子9个月大时,可以让婴儿趴在床上,把他喜欢的玩具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,引导孩子向前爬行,或是可以用手掌托着婴儿的脚底帮助他向前取玩具。等到9至12个月大时,就要抓住行走期的训练,这个时期的宝宝逐渐学会自主站立,活动会大量增加,对大多数宝宝来说,走在平坦的硬地板上并不稀奇,踏在不平且柔软的地方才过瘾呢,因此,许多宝宝会喜欢在大人身上“骑马马”。一岁多的孩子对世界有了更多的好奇心,家长也不必阻止,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满足孩子探索陌生区域的愿望。
最后,在家庭区域布置上,刘老师也建议设立一个“亲子读书角”,准备几本宝宝喜欢的绘本,培养小手翻页的精细动作和孩子的阅读专注力。 (来源:世纪托育中心)
关键词: